本网讯(党委宣传部 刘小清 陶梦飞)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思政课教育改革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7月6日至12日,景德镇陶瓷大学2025年思政课教师在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德生的带领下来到湖南湘潭、韶山、长沙等地进行实践研修,在红色足迹中汲取力量,锤炼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
红色教育,夯实理论基础

研修首日,湘潭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平为全体研修人员作了题为《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题报告。刘建平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的多维视角,系统阐释了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精辟剖析了红色基因传承的重大意义与核心要义,并紧密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宝贵建议。“整场讲座视野开阔、站位高、叙事方式独特,共情力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历史的厚度,更有实践的深度,为在场教师如何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上好思政课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和方法指导。”曾德生在主持时说道。
初心圣地,追寻伟人足迹

研修班在毛泽东铜像广场敬献花篮、鞠躬追思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怀着崇高敬意,教师们来到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韶山,深切缅怀一代伟人。研修班全体学员在毛泽东铜像广场敬献花篮、鞠躬追思。在毛泽东同志故居与纪念馆,一件件朴素的旧物、一段段珍贵的史料,无声诉说着革命领袖的成长轨迹与家国情怀。“踏访韶山冲青瓦泥墙,油灯竹简犹带少年壮志。主席从田间走向革命,将真理火种播撒在华夏大地,生动诠释了“实践第一”的唯物论精髓。”青年教师吕文郡感叹道。随后的情景教学观看党史教育舞台剧《最忆韶山冲》,以光影的方式回望历史,通过诗词和红色歌曲串联起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成长故事、革命历程和故乡情怀,创新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研修班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接受现场教学

研修班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合影
烽火记忆,感悟忠诚担当
湘乡的东山书院古木参天,这里是毛泽东求学过的地方,是湖南最早的新式学堂。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母校题写校名“东山学校”沿用至今。这里不仅走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还培养了共和国大将陈赓、谭政,国际著名诗人萧三,社会活动家易礼容,杰出学子萧子升、黄国璋,革命烈士毛泽覃、杨幼麟等一大批英才俊杰。书院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公诚勤俭”校训,彰显着东山书院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育人理念。情景教学的引入,让教师们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温度,深化了对“清泉绿湖出大将,百年书院育栋梁”的理解。走进陈赓故居,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生动再现了这位开国大将戎马倥偬、鞠躬尽瘁的一生。在彭德怀故居与纪念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元帅的赫赫战功与刚直风骨,通过详实的文献与生动的讲解震撼人心。“百战垂青史,忠诚铸丰碑”,在此刻变得无比鲜活。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内,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坚持真理的崇高风范,为“学习光辉榜样,提升党性修养”写下生动注脚。

研修班在陈赓故居参观学习

研修班在彭德怀纪念馆参观学习

研修班在刘少奇纪念馆参观学习

研修班在彭德怀同志故居合影
精神谱系,凝聚时代力量

研修班在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
从橘子洲头的少年壮志到岳麓书院的文脉赓续,长沙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精神谱系的密码,在世代更迭中不断焕发新的力量。橘子洲头,教师们伫立于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前,远眺湘江奔流,感受“橘子洲头立宏志”的豪迈情怀;雷锋纪念馆里,“雷锋精神永流传”的时代价值引发热烈共鸣;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内,教师们品读“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深厚底蕴,探讨如何在“守文化之正”的基础上“创时代之新”;湖南第一师范的古老院落,则让大家重温“恰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在隆平水稻博物馆,袁隆平院士“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专注精神和“把饭碗端牢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使命担当更是令人深受触动。

研修班在岳麓书院参观学习

研修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参观学习
此次赴湘潭暑期实践研修,将专题讲座与密集的现场教学、情景教学深度融合,引导教师们在行走中阅读党史,在实景中感悟思想伟力。从毛泽东故里到将帅摇篮,从红色地标到文化殿堂,教师们一路看、一路思、一路议。丰富的第一手素材和切身体验,为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注入了源头活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董明利表示,“老一辈共产党人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复兴紧密交织的伟人情怀,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要把湖湘这片热土孕育的实事求是品格与共产党人敢为人先气魄,转化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为当代青年讲好红色故事,传递好红色精神,让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代代相传。”“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肩头责任重大,将把这些鲜活的红色案例融入课堂教学,激励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青年教师汪婷说道。

大家纷纷表示,此行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育人初心的深刻叩问与砥砺。他们将把在湘潭沃土汲取的红色养分转化为铸魂育人的生动实践,以更饱满的热情、更鲜活的素材、更深刻的理解,肩负起培根铸魂的时代重任,让思政课堂真正成为启迪智慧、引领信仰的育人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