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告通知 > 院内新闻 > 内容

【暑期实践】景德镇陶瓷大学“瑞蕴星火,践行红脉”暑期社会实践队赴瑞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7-12     点击率:

本网讯(文/吴彩莉丁慧 图/陈香宇余燕玲)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景德镇陶瓷大学“瑞蕴星火,践行红脉”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日至7月10日赴江西省瑞金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AI讲解、采访交流、场景互动等形式,队员们近距离感受革命力量,探索AI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路径,让苏区精神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时代光芒。

智能导览绘历史画卷红色遗址传精神密码

在叶坪革命旧址群的青石板路上,实践队员与当地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探讨,从岁月沉淀的口述记忆中,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带着这些珍贵的历史细节,队员们来到庄严肃穆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前,借助 AI技术开启沉浸式红色学习之旅。不同于传统讲解,AI语音向导凭借智能定位技术,队员每至一处遗址,讲解内容便自动触发;面对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疑问,AI也能实时精准解答。在这一创新讲解模式下,历史变得触手可及。接着,在纪念塔前列队肃立,高举右拳庄严宣誓:“继承苏区精神,争做时代新人……”誓言铿锵,与 AI讲解的历史回响交织,在旧址上空久久回荡,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也让苏区精神以科技新姿在队员们的心中扎根。

EA90F

场景互动悟为民初心创作实践续红色血脉

在红井旁的田埂里,队员们铺开画板,挥动画笔,一场“绘画+AI”的创作正在进行。队员们用画笔勾勒出当年红军与群众共同挖井的场景,AI系统则实时生成对应的历史照片与文字说明:“1933年,毛泽东同志发现沙洲坝群众饮水困难,带领红军战士开挖此井,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从此流传。”随后,在AI语音的讲解陪伴下,队员们来到红井边,满怀深情地唱起“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队员们在歌声中深刻体悟着党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鱼水深情。

12B941

在二苏大旧址的古樟树下,一场“金句诵读会”温情上演。队员们手持AI系统整理的苏区时期文献报刊,齐声诵读“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经典论述。AI技术让泛黄的文献变成鲜活的教材,让队员们跨越时空,触摸到革命先辈的为民初心,使红色精神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新生。

36E5E4

馆内访红传红色基因,声里宣讲映革命光辉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内,一场沉浸式红色学习正火热展开。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在一件件珍贵革命物品前驻足,并辅以AI系统让历史人物故事鲜活起来,感悟革命精神。同时,队员们还深入采访馆内参观者与工作人员,记录下他们触摸红色历史时的深切感受,让红色力量在真情传递中持续涌动。

130EA0

来到中华苏维埃纪念园的苏区精神丰碑前,队员们再次列队宣誓“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内涵。队员们沿着纪念园的英雄长廊前行,在烈士名录墙前驻足凝视,AI系统实时推送着部分烈士的生平事迹,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故事,让苏区精神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感可知的精神力量。

C3C78

通过此次追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的瑞金革命之旅,红色基因已经深深在队员们的心中扎根。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参观、采访、唱歌、绘画、宣誓等多种形式完成与革命先烈的跨时空对话,深入挖掘瑞金的独特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科技+红色”的沉浸式学习模式,让红色血脉在青年的担当中永远赓续。实践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把从瑞金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前行动力,积极探索科技传播红色文化的更多可能,将红色基因融入时代发展的脉搏,让苏区精神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12A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