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告通知 > 院内新闻 > 内容

【暑期大思政】景德镇陶瓷大学传统村落生态保护实践队赴瑶里村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 2025-07-03     点击率:

瓷墨茶青染林海·共绘瑶里振兴卷——景德镇陶瓷大学传统村落生态保护暑期大思政实践队深入瑶里传统村落探寻生态保护与振兴之路

本网讯(文/许情 图/曾天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传统村落,多次对传统村落保护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指示精神,景德镇陶瓷大学“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 瓷文化传承”景德镇传统村落生态保护暑期大思政实践队于6月26日至29日深入传统村落瑶里开展为期3天的传统村落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主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交流、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瑶里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建筑艺术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在瑶里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感悟文化保护与活化创新的魅力,为服务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寻找古村脉络,解码文化基因

瑶里古镇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古桥流水相映成趣,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人文气息。实践队成员们穿梭于青石板铺就的街巷,用脚步丈量古村肌理。在瑶里古镇、梅岭瓷石矿遗址、东埠码头等地,成员们细致观察自然生态与陶瓷文化遗存的

图1实践队调研瑶里村

共生关系,发现瑶里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古代制瓷原料的重要产地,其生态环境与陶瓷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矿渣筑路、碎瓷填基、草木灰换田。“这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从祠堂到民居,从窑址到水碓,每一处都蕴含着古人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实践队成员陈辉在走访后表示。实践队还深入当地各类旧居,参观程氏宗祠、狮岗胜览等建筑群落,系统梳理瑶里在陶瓷产业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作用,挖掘古村独特的文化基因。

对话乡土声音,聚焦发展诉求

为深入了解瑶里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现状,实践队采用“访谈+问卷”双线调研模

图2实践队成员在瑶里进行深入访谈

式。成员们与当地居民围坐交谈,倾听他们对村落发展的切身感受;与瑶里镇经济发展办副主任吴克勤、瑶里镇团委书记张莉、瑶里镇瑶里居委会支部副书记吴绍春进行深度访谈,探讨生态保护政策落地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在交流时,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瑶里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面临的困境,以及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难题,也收获了一些成功经验。瑶里镇经济发展办副主任吴克勤说,瑶里如今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与瑶里村的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在谈到瑶里村生态保护的整体规划时,他表示,瑶里村一直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与此同时,“我们发放了300余份调查问卷,覆盖不同年龄、职业群体,收集到大量关于生态保护意识、旅游开发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实践队队长柳威介绍道。这些

图3实践队队员发调查问卷

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详实依据,也让成员们认识到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需立足实际需求,兼顾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

共绘振兴蓝图,探索活化路径

在调研基础上,实践队结合专业特色,围绕“生态保护 + 产业创新”展开头脑风暴。队员们提出将陶瓷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旅游,打造非遗体验工坊、生态研学路线等创新方案;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古建筑风貌并尝试复原古道商贸场景,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利用新媒体平台拍摄宣讲视频,宣传瑶里生态文化,提升古村知名度与影响力;设计文创作品,将瑶里这一传统村落的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发展联系起来,植入文化IP。

图4实践队合影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以“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为调研主线,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在调查中深化了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认知,挖掘到传统村落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共生密码,也激发了他们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未来,实践队成员们将继续践行“行走的思政课”理念,在传承与创新中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