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是加强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4月30日下午,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专职任课教师,在马院1110办公室召开教研室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刘定禹主持。
在会议过程中,教研室全体专职任课教师围绕着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对于“融入什么”“怎么融入”“融入得怎么样”等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作为景德镇本土文化资源,如何在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案例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又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在课堂讲解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时,如何提高教学案例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在评价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时,如何评价参与率、抬头率和点头率等。
饶志华建议,一定要在全方位了解景德镇本土文化资源——陶瓷文化资源基础上,做到精选教学案例,集体把关,反复推敲,使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刘定禹建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并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各位老师还就如何创新教学形式展开讨论,肯定了采用双师同堂、师生同台等模式开展教学,在更好地挖掘陶瓷文化中的思政元素,以及打造特色思政课堂方面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会后,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深挖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的内涵,积极开展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的探讨,努力把景德镇陶瓷文化故事讲好,把《思想道德与法治》讲精彩,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