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瓷生产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传统陶瓷生产工艺
英文名称:Traditional Ceramic Technology
课程类型:公共选修课
总 学 时:16学时 其中讲课学时:16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 学分:1分
适用专业:全校 开设学期: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讲授传统陶瓷的生产方法与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陶瓷,了解陶瓷生产工艺基本知识,提升陶瓷文化素养,拓宽陶瓷艺术视野,激发学习陶瓷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以期陶大学子日后在陶瓷科技创新,弘扬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中作出更大贡献。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门课程属于全校公选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通过讲授、观看各种陶瓷实物样品,原料样品,陶机设备与窑炉图片,装饰样品与图片等,使学生认识陶瓷。
2、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陶瓷生产的全过程。
3、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陶瓷生产各主要工序操作中应注意的工艺技术问题。
4、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重要的陶瓷生产工艺技术参数。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讲 绪论(2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陶瓷的定义
2、陶瓷分类
3、我国陶瓷发展简史及其伟大成就
4、中国陶瓷对世界的影响
5、我国陶瓷生产近况
目的:使学生对陶瓷有一个较为详细、较为全面的认知,能初步分辨陶瓷的分类、品种。对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所取得伟大成就,生产近况有较为清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第二讲 陶瓷原料(2课时)
1、陶瓷原料分类
2、粘土原料
3、石英原料
4、长石原料
5、其它矿物原料
目的:使学生对陶瓷原料的重要性、分类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对陶瓷常用的三大类原料和其它矿物原料的工艺性能、化学成分、在陶瓷中的作用有清楚的了解,为陶瓷坯土、釉料的配制打下基础。
第三讲 坯料(2课时)
1、坯料的类型
2、坯(釉)料组成的表示方法
3、可塑坯料及制备
4、注浆坯料及制备
5、压制粉料及制备
目的:使学生对主要的瓷器、陶器材质类型有认识,对坯(釉)料配方表示方法,三种类型的坯料主要工艺性质与制备方法有所了解。对陶瓷材质的认识会有助于选购所需的陶瓷制品。
第四讲 釉料(2课时)
1、釉的作用与特点
2、釉的分类
3、生料釉与熔块釉及其制备流程
4、光泽釉与无光釉
5、透明釉与乳浊釉,结晶釉
目的:使学生对陶瓷釉的特点,施釉的作用,分类有认知。对主要的常见的釉的外观特征、制作原理及重要工艺技术参数有所了解。便于学生自制或选购调配釉料。
第五讲 成形与石膏模(2课时)
1、成形方法分类
2、可塑成形
3、注浆成形
4、压制成形
5、石膏与石膏模
目的:使学生对陶瓷的三大类成形方法有认知,对成形的辅助用具石膏模及制模用的石膏粉有所了解。使学生在制作陶艺作品、自制石膏模型时,能掌握操作要点。
第六讲 坯体干燥、修坯、粘接、施釉(2课时)
1、坯体干燥
2、修坯
3、粘接
4、施釉
目的:使学生对坯体干燥的目的、方法、设备和修坯、粘接、施釉的方法。操作要点有认知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半成品加工中的掌控能力。
第七讲 陶瓷装饰(2学时)
1、陶瓷装饰方法分类
2、釉上彩
3、釉下彩
4、釉中彩
目的:使学生对各种陶瓷装饰方法有认知,对三大类装饰方法的特点、操作要点有了解,提高学生对陶瓷的鉴赏能力,能正确分辨、选购各类装饰陶瓷制品。
第八讲 烧成(2学时)
1、烧成窑炉
2、烧成制度
3、烧成过程
目的:使学生对陶瓷烧成所用的热工设备窑炉、烧成过程、烧成温度、气氛、压力有认知与了解,能绘制烧成曲线,掌握氧化气氛、还原气氛的特点与作用,在搭烧时能正确选用窑炉与窑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取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每一讲,课程主讲教师均要争取携带相关的陶瓷样品或图片进行展讲,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与内容
|
课时
|
作业量
|
备注
|
第一讲 绪论
|
2学时
|
|
在结课前一周布置课外考查作业一次,结课时收卷。
|
第二讲 原料
|
2学时
|
|
第三讲 坯料
|
2学时
|
|
第四讲 釉料
|
2学时
|
|
第五讲 成形与石膏模
|
2学时
|
|
第六讲 坯体干燥、修坯、粘接、施釉
|
2学时
|
|
第七讲 装饰
|
2学时
|
|
第八讲 烧成
|
2学时
|
|
合 计
|
16课时
|
1
|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1、考核方法:考查
2、成绩评定: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其中考勤占 30%,课堂表现占10%,作业占60%。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陶瓷工艺学》(第二版)马铁成主编, 缪松兰 林绍贤 朱振峰副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
制订人:缪松兰
审定人:胡菁慧
批准人:李兴华
制订日期: 2015 年9月